莫迪又双叒叕访日了!这次他不仅和日本签了680亿美元的半导体合作大单,还联手对东海南海的局势“严重关切”,可前脚刚和日本秀完肌肉,后脚就在采访中强调“印中关系对多极化世界至关重要”。 这种“一边抱日本大腿,一边给中国递橄榄枝”的操作,到底是想在中美博弈中两头通吃炒股开户要求,还是访华前的舆论试探? 莫迪访华前先访日,关切的东海南海局势背后藏着什么棋?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·莫迪的专机先后降落东京和天津,一次穿梭外交却在亚太地缘政治棋盘上投下了多重影子。 第八次以总理身份访问日本的莫迪,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谈后,双方签署了涉及国防、贸易、技术和商业的谅解备忘录。印度还希望采购日本E10新干线子弹头列车。
但引发关注的是,日印联合声明中对东海和南海局势表达“严重关切”,强调“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”。这一明显针对中国的表态炒股开户要求,发生在莫迪即将访华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之际,令地区外交舞台增添了微妙张力。 行程安排,透露印度的外交平衡术 莫迪此次出访顺序先日后华,时间安排紧凑。8月29日至30日访问日本,随后于8月31日至9月1日转往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。
这一安排反映了印度在大国间的平衡战略。莫迪此次访华是时隔七年的首次,标志着中印关系可能迎来回暖契机。 但莫迪此行仅参加上合峰会,并不参与之后的九三阅兵活动,这与普京等其他成员国领导人不同。这种选择性参与展现了印度在保持与各方关系时的微妙权衡。
经济合作,日印各取所需 莫迪此访日本取得了实质性成果。日本承诺向印度投资680亿美元,印度则同意在高铁建设中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。 双方还计划创建经济安全框架,聚焦半导体、稀土、人工智能及制药等关键领域合作。特别是在稀土供应链方面,两国决定深化合作。
印度在2025年6月收紧了稀土出口审批,直接冲击了日本高端制造、芯片和新能源产业的供应链。通过此次会谈,日本获得了资源供应保障,印度则获得了技术转移与市场开放。 战略考量,印度在大国博弈中寻找定位 莫迪此行是在美印关系急转直下的背景下成行的。美国近期对印度商品加征高额关税,给两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。
曾经亲密无间的美印同盟出现巨大裂痕,让莫迪看清了战略自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加强对华关系,有利于对冲美印关系紧绷带来的风险。 与此同时,印度并未放弃对美国的幻想。在访日前,印方声称虽然和美国关系紧张,但对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“高度重视”。
莫迪表态,传递复杂信号 莫迪在日本期间发表了看似矛盾的表态。他一方面表示“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”,称这将对“地区和平与繁荣”产生积极影响。 另一方面,他又允许日印联合声明中包含针对中国的内容。这种两面性体现了印度外交的实用主义取向。
莫迪还提到金砖国家“在构建多极世界中可发挥重要作用”,这一表态与中国对多极世界的倡导相呼应,显示了印度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复杂立场。 中国回应,冷静而坚定 对于日印的涉华表态,中方保持了冷静而坚定的态度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重申,中国在东海与南海的主权和权益“毋庸置疑”。
中国还通过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。8月25日至26日,中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发布航行警告,并展开高强度军事演训。 分析人士认为,这是中方对印日联合动作的强硬回应,同时也针对近期印菲联合巡航进行了有力反制。
天津峰会,提供新的合作舞台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莫迪提供了新的国际舞台。这次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,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。 莫迪在峰会期间计划与多位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,这为他拓展外交空间提供了机会。
天津作为此次峰会的举办地,与上合组织国家往来密切。今年前7个月,天津市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33.7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5.2%。 莫迪在访华前先访日并发表涉华声明,反映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平衡策略。美印关系因贸易摩擦陷入紧张,印度需要与其他伙伴密切关系,深化合作,强大自己,才能让自己摆脱被愚弄、鱼肉的命运。
穿梭外交的背后,是印度正在推行的多线外交战略。在美日之间,印度既希望借助科技和资本推动现代化进程,又担心过度押注导致失去与中国的合作机会。 地缘政治棋局中,莫迪正在尝试一种精细平衡——既要与日本加强防务合作,又不想深陷中美零和博弈。
观察者网——莫迪在日本表态: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20
北京日报客户端——石破会莫迪,日印面对美关税重压“抱团取暖”2025-08-30
观察者网——姚远梅:访华前先访日,莫迪的“小心思”需要注意一下2025-08-29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